从清漂一线到社区问卷 大学生生态实践的“政策—民生”双轨调研

从清漂一线到社区问卷:大学生生态实践的“政策—民生”双轨调研——“山水梦行”解码黄柏河畔流域治理的“宜昌范式”

(通讯员 杜嘉熠)7月2日,在宜昌市黄柏河流域,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“山水梦行”实践团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实践,以“政策—民生”双轨调研模式,深入探索流域治理的“政策——民生”双轨奥义。

政策轨:清漂船上的制度实

上午8时,实践团队奔赴小溪塔阳光水岸,与黄柏河清漂队共同作业。烈日之下,河面之上,清漂队员驾驶船只,实践队员手握打捞器,认真学习清漂队员的手法打捞漂浮垃圾。实践队借此机会,专访了2019年度“中国好人”、清漂队队长毕家培。毕家培回顾了自己从个体经营到投身清漂事业的经历,结合机械、船务行业发展,阐述了黄柏河清漂工作从人力到机械化的转变,生动展现生态治理政策在基层落地的实践轨迹。毕家培老人对青年一代寄语:“长江生态保护需要知识与创新,期待你们贡献力量。”

图为实践团队与毕家培合影

民生轨:问卷里的治理感知

午后,团队走进小溪塔街道峡江社区,以问卷与访谈为桥梁,倾听居民对黄柏河流域治理的真实心声。“过去河水常有异味,现在水质清澈,环境变美,饭后散步成了习惯。”居民王女士的反馈,折射出流域治理带来的生活品质提升。实践队通过数据分析居民对水质的满意度,并梳理出后续河道绿化、污染监测等治理期望,为政策优化提供鲜活的民生视角。调研过程中,队员田至振宇分享学院历年社会实践成果,从长江大保护到污水治理,彰显高校在生态实践领域的持续探索;宜昌籍队员秦贝尔则用方言介绍学院特色学科,将专业知识与地方生态需求紧密结合,让生态保护理念更易被群众接受。

图为实践团队与峡江社区工作人员合影

从清漂一线的政策实践观察,到社区问卷的民生需求收集,“山水梦行”团队以双轨调研模式,打通政策落地与民生反馈的闭环。此次实践不仅是对黄柏河流域治理成效的深度记录,更展现出新时代大学生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、用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担当。未来,这支实践队伍将继续以双轨视角深耕生态调研,为流域治理与生态保护注入青春动能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