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家庭教育的浪潮中,总有一些企业以科学为灯塔,以温度为纽带,为万千家庭点亮前行的方向。幸福有方(广州)咨询服务有限公司,正是这样一家以“让更多个人和家庭获得幸福”为使命的企业。自2018年成立以来,它以“科学为本,定制为纲”为核心理念,深耕家庭关系优化与教育指导领域,用专业与爱心为家庭和谐构筑起坚实的桥梁。
在幸福有方的服务版图中,“365爱情守护计划”堪称典范之作。这一计划并非简单的情感修复方案,而是一套以心理学为基础、以家庭成长为目标的系统性工程。某对结婚十年的夫妻曾陷入“沉默婚姻”的困局:丈夫因工作压力长期忽视家庭沟通,妻子因情感需求未被满足而心灰意冷。幸福有方的专业团队介入后,并未急于调和矛盾,而是通过“四阶段干预法”为家庭注入新活力。
第一阶段:需求解码
咨询师通过家庭角色模拟、情感日志分析等工具,精准定位夫妻双方的“情感语言差异”。丈夫发现,妻子反复提及的“加班”并非抱怨时间分配,而是渴望被看见的情绪价值;妻子则意识到,丈夫的沉默源于“事业焦虑”而非冷漠。
第二阶段:沟通重构
团队引入“非暴力沟通”训练,设计“家庭情绪沙盘”帮助双方理解彼此的情感需求。丈夫开始尝试用“三明治沟通法”表达工作困境,妻子则学会用“情感账户”理论主动存入积极反馈。
第三阶段:关系重建
通过“家庭记忆唤醒”工作坊,夫妻共同整理旧照片、重走恋爱路线,重建情感联结。团队还为其定制“家庭能量补给日”,要求丈夫每月策划一次专属约会,妻子则需在丈夫加班时发送“暖心加油包”。
第四阶段:成长共生
咨询师为夫妻制定“家庭发展地图”,将个人职业规划与家庭目标深度绑定。丈夫报名了压力管理课程,妻子开始学习家庭财务管理,双方在共同成长中重构了责任与信任。
经过10个月的持续跟进,这对夫妻从“相敬如冰”走向“相濡以沫”,家庭冲突率下降87%,亲子互动质量提升63%。这一案例印证了幸福有方的教育理念:真正的家庭幸福,需要以科学方法重构关系,用持续成长滋养情感。
在家庭教育领域,幸福有方并未止步于个案突破。2025年,它与广东省首家青少年心理辅导机构——树同教育达成战略合作,共同探索“家庭-学校-社会”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。双方联合开发的“双轨动力调整体系”,通过“家长成长工作坊+青少年行为矫正营”的联动机制,已帮助237个家庭走出教育困境。
在某次“亲子冲突化解”项目中,一个因网瘾辍学的少年与父母的关系降至冰点。幸福有方团队通过“家庭系统评估”发现,问题根源在于父母“高压管控”与“情感忽视”的双重矛盾。在树同教育专家指导下,团队为家庭设计“三步走”方案:
父母认知升级:通过“家庭教育沙盘推演”让家长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;
亲子契约共建:签订《家庭数字生活公约》,将网络使用与现实成就挂钩;
社会支持网络:引入社区志愿者开展“家庭能量加油站”活动,强化正向激励。
经过8周干预,少年重返校园,父母学会了“情感引导”而非“行为控制”,家庭关系实现从“对抗”到“协作”的质变。这一成果被纳入广州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案例库,成为政企协同育人的典范。
幸福有方的教育贡献,不仅体现在商业服务中,更渗透于社会公益领域。自2020年起,企业发起“圆梦计划教育基金”,为留守儿童家庭提供免费家庭教育指导,累计开展公益讲座326场,惠及8.7万家庭。在贵州毕节某偏远山区,团队通过“线上直播课+线下工作坊”模式,帮助外出务工父母掌握“远程亲子沟通技巧”,使留守儿童心理测评优良率提升41%。
企业还联合高校研发“家庭教育效能评估系统”,为政府制定《家庭教育促进法》配套政策提供数据支持。2024年,该系统在广州市试点应用,推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站覆盖率从38%提升至76%,真正实现“教育普惠”的落地生根。
面对新时代家庭教育的复杂挑战,幸福有方正以“智慧化、专业化、生态化”为战略方向持续进化。企业自主研发的“AI家庭教练”系统已进入内测阶段,可实现家庭关系动态评估与个性化方案生成;与华南师范大学共建的“家庭教育研究院”,正开展“代际沟通模式”“数字时代亲子关系”等前沿课题研究。
正如创始人魏鹏所言:“家庭是社会的细胞,我们的使命就是让每个细胞都充满活力。”从“365爱情守护计划”的情感修复,到跨界合作的教育创新,再到公益实践的温暖传递,幸福有方始终以人民幸福为出发点,用专业与温度书写着家庭教育的中国答卷。未来,这家企业将继续以科学为舟、以爱心为桨,载着万千家庭驶向幸福的彼岸。